

旭强瑞公司:氢能突围背后的“破壁”力量
2025-07-14 10:40:27 来源:陕西日报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本报记者 郑斐
“以前开柴油车跑西安,耳朵嗡嗡响,浑身柴油味。现在这家伙安静得像电动车,排出来的只有水。”7月9日5时,韩城市龙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陕西旭强瑞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强瑞公司”)司机贾大明麻利地给“新伙计”——氢能重卡加注氢气。
贾大明拍着车头笑道,他即将驶上“韩城—渭南—西安城际氢能廊道”。这条政企合力打通的绿色动脉,正成为陕西能源转型的生动注脚。
“没有自己的‘氢芯’,命脉永远捏在别人手里!”在旭强瑞公司控股子公司旭氢时代,研发负责人指着透明展柜里的石墨板表示,这是企业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双极板。
2013年从液化天然气起步的旭强瑞公司,在2019年决心进军氢能领域时,面对的是西北地区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空白的情况。最艰难的攻关发生在2023年年初,研发团队发现,价值数十万元的质子交换膜组件,因微米级密封圈泄漏频频失效。
“我们72小时连轴转,把密封材料从橡胶换成石墨烯复合材料,做了137次压力测试。”研发负责人的实验室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参数。
当企业攻坚遇阻时,政府的“创新链”精准对接:秦创原平台为旭强瑞公司匹配西安交大陶文铨院士团队;省工信厅将其列入“氢能产业链主企业”名录,配套500万元关键技术攻关资金;韩城市政府开通“链主服务直通车”。
2023年10月,在政企合力下,西北首条全自动化氢燃料电池堆生产线在西安投产。如今,这条生产线可以为1000辆氢能重卡提供“心脏”。2024年,旭强瑞公司获批陕西首个氢能领域院士工作站。
“跑趟西安要掐算氢气余量,300公里以上的订单根本不敢接!”2024年3月,旭强瑞公司在韩城的厂区里,运输部总经理张信宽看着12辆整装待发的氢能重卡,愁眉不展。
韩城市目前仅有1座内部加氢站,随着韩城市投用越来越多氢燃料电池重卡,加氢站的进一步规划建设在同步进行。
“我们建立了加氢站建设项目审批协调机制,采用一站式审批、数字化审批、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方式,全面提升加氢站建设审批效率。”韩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预计到2027年,韩城市将建成加氢站或合建站6座,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保有量将达到500辆。
“相较传统燃油卡车,氢燃料电池重卡每行驶10万公里,就能减少约13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旭强瑞公司总经理王进辉说,“经过统计,我们最初交付的12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已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00吨,按照目前碳汇价格计算能够节约13万元。既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又提升了清洁运输水平。”
如今在旭强瑞公司韩城基地,焦化尾气经吸附提纯化作99.999%绿氢注入重卡,制氢余热驱动发电机点亮整个厂区。这条贯通“制—储—运—用”的氢能链已成为陕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典范。企业荣誉墙上,“国家级绿色工厂”“陕西省第一批氢能链主企业”等牌匾熠熠生辉。
从技术“破冰”到制度“破壁”,政府与企业始终是创新共同体。精准施策化解企业之渴,高效协同破除体制之困,这股源自政企携手的“破壁”力量,让三秦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