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海深处有“章法” —— 曹家滩矿业公司践行陕煤集团“四项重点工作”纪实
2025-09-28 15:05:18 来源:陕西日报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上图: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鸟瞰图。 下图:曹家滩绿色矿山建设。
南部风井项目建设全貌。
“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开班仪式。
高效协同项目攻坚。
九月的毛乌素南缘,塔架林立、机械轰鸣。放眼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曹家滩矿业”),百米井下智能化采煤机滚滚向前,地面南部风井工程阵阵轰鸣,一幅幅“项目提速、协同提效、队伍提能、整改提质”的火热场景,正是陕煤集团“项目投资建设、高效内外协同、各级班子建设、问题整改见效”四项重点工作在基层落地的生动缩影。
作为陕煤集团推进战略部署的“试验田”与“排头兵”,曹家滩矿业以创新破局、以实干立身,在煤炭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探索出多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不仅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为集团全域推进四项重点工作提供了鲜活样本,勾勒出集团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的高质量发展轨迹。
高效协同
拆部门“隔离墙” 织全链“融通网”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曹家滩矿业全面落实陕煤集团“协同增效年”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为深入贯彻陕煤集团“协同增效年”工作部署,曹家滩矿业牢固树立协同发展理念,以生产组织、经营管控、安全环保、管理创新为核心,打破部门壁垒与内外边界,让“各尽其责”升级为“协同增效”,将高效协同贯穿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全流程。
2024年,曹家滩矿业协同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63.3%,承办陕西煤业高效协同推进会促成14家需求单位与18家供应单位签约95项,意向金额达6.78亿元。与兄弟单位共建“设备互备+共享保税库”机制,签订进口设备部件互备协议,使备件储备资金占用降低20%,减少重复采购支出5000万元,关键部件调拨响应时间缩短30%;引进建设集团设计院,从源头规避“重设计、轻成本”倾向,实现设计与投资控制无缝衔接,大幅减少不必要工程量。
时代在变,曹家滩也在变。为促企业智能发展常态化,曹家滩矿业顺势而为,首创“智慧物资便利店”,依托物资集团平台实现智能需求预测与库存预警,库存周转率提升13.3%;推行“先款后货”采购模式,设立专项储备资金池,将供应商回款周期从3个月至8个月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构建起“战略互信、稳定共赢”的供应链生态;“智慧劳保超市”以“前店后库+超市化管理”,将季度劳保发放周期从15天缩至即时领取,浪费率下降62%,年节约经费180万元。
联合西煤机、陕煤研究院研发世界首台9米至10米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电牵引采煤机,助力西煤机出口俄罗斯10余台;攻关超大断面智能快速掘进技术,使巷道月进尺稳定在1500米以上,生产班人数减少50%,累计创效50.85亿元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与煤层气公司破解动水携砂溃涌难题,使主斜井治理段水量从97m3/h降至8m3/h,彻底消除井筒失稳风险。
绿色协同方面,曹家滩同样走在前列。建成全国首个煤矿井下零碳辅助运输项目,用电动运输车替代燃油车,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与榆北阳木生态共建生态试验基地,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家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实现“黑色能源”与“绿色发展”和谐共生。
项目攻坚
破建设“天花板” 建地下“强动脉”
项目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更是陕煤集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产业转型的核心载体。曹家滩矿业深谙此理,将南部风井项目作为攻坚主战场,以“世界首井”为目标,向传统立井施工的技术瓶颈发起攻坚,用一组组亮眼数据创造了煤炭基建领域的全新纪录……
从2023年1月立项批复到2024年7月开工建设,从冻结钻孔施工到井筒掘砌攻坚,曹家滩人以“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韧劲,将500多个日夜的奋斗凝聚成地下的“钢铁长城”。施工中,项目团队跳出“经验依赖”,构建“智能装备+创新工艺”的攻坚体系。副立井采用Ⅶ新型井架搭配四套单钩提升系统,首次引入双联液压伞钻,将钻孔效率提升30%;创新应用“短段掘砌单行作业法”,实现“一天一层”高效推进,南部回风立井以4米高液压伸缩金属模板砌壁工艺,较传统木模板节约材料20%,混凝土浇筑实现“零缺陷”。
截至2025年6月,回风立井提前60天完成主体工程,副立井掘砌突破360米,10kV变电所等地面设施相继竣工,这座“地下枢纽”迎来了通风机的第一声轰鸣。
创新工艺的高效落地,离不开智能化管控构建的“精准坐标”。通过“一中心两平台”智能工地系统,实时监测混凝土配比、物料下放误差,实现风险“分钟级响应”;开展超大直径井筒冻土可爆破性分析,完成6组井壁振动检测实验,为施工参数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如今,南部风井的“双效价值”正加速释放:破解13盘区通风瓶颈,保障各采区风量达标,打通超大采高设备垂直运输通道,推动副斜井运输由“重载”转“轻载”,单面成套设备运输成本预计降低3000万元,投运后每年可再节约运输成本3000万元,真正成为激活矿井效能的“地下能源强动脉”。
班子建设
育领航“排头兵” 凝团队“向心力”
推动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既要破解技术迭代、市场变革的外部挑战,更需夯实班子建设这一内部根基。
曹家滩矿业紧扣国家能源战略部署与集团“四项重点工作”要求,改变常规化班子培养路径,将班子建设与能源保供、智能转型、协同增效等核心任务深度融合。通过构建“政治铸魂把方向、能力赋能破难题、作风塑形聚民心”的系统化培育体系,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严实的领导团队,让班子成为破解行业痛点、激活发展动能的“核心引擎”。
以“知识共享”赋能发展支撑。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所有领导班子成员、中层正职、业务骨干依次分享业务和管理经验,打破层级壁垒,推动知识共享、经验互鉴、能力共进,将管理智慧沉淀为组织能力,将个体优势转化为团队胜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以“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曹家滩矿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国家能源战略、“四种经营理念”,全年开展集中学习11次,班子成员带头撰写研讨材料26篇,深入基层调研39次,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安全生产、智能化建设难题的具体方案。
以“结构优化”锻造攻坚力量。曹家滩矿业紧扣企业发展需求,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建设,通过公开竞聘选拔4名中层管理人员,提拔3名优秀年轻干部,8名“85后”干部通过“提前到岗试用”机制快速成长,7人晋升中层岗位,为班子注入“新鲜血液”。实施“三包”责任制(包分管指标、包基层建设、包难题攻关),将12名班子成员与重点项目、难点任务绑定,在南部风井建设、智能快掘技术攻关等一线,形成“领导挂帅、全员冲锋”攻坚格局,推动各项任务超预期完成。
以“作风建设”树立先锋形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五好班子”创建,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四下基层”要求,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23项;建立“学查改促”闭环机制,围绕“八个聚焦”梳理浪费点23项、潜力点37项,形成优化措施43条,用“紧日子”过出“好日子”。强化考核激励,将“四种经营理念”践行情况、协同增效成果纳入班子考核,建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机制,营造“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使班子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主心骨”。
问题整改
清发展“拦路虎” 固稳健“压舱石”
问题整改是强管理、补短板、防风险的关键抓手。面对行业转型期各类风险挑战,曹家滩矿业摒弃“就事论事”的整改思维,构建起“责任闭环、机制闭环、成效闭环”的治理网络,以“动真碰硬”的决心推动企业治理能力跃升,以“责任闭环”压实整改担子。
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认领省委巡视反馈共性问题43条,建立“四清单一台账”(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落实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将整改任务分解到11个责任部门,实行“周通报、月考核、季总结”,上半年开展整改考核6次、召开例会2次。
以“机制闭环”筑牢长效防线。制定《问题整改长效落实管理办法》,创新“实时督办、融合检查、定期通报、联合监督”四项机制,对已整改问题开展“回头看”,防止反弹;针对反复出现的物资管理、成本管控问题,新建制度7项、修订9项,形成“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规范一类管理”的良性循环。例如,针对采购合规性问题,制定《加强内部采购合规管理实施方案》,优化评审机制,堵塞管理漏洞,上半年通过物资超市集中采购191.15万元,资金占用效率显著提升。
以“成效闭环”转化整改价值。将问题整改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针对“成本管控不严”问题,推行“毫厘克秒”降本法,一季度材料成本同比下降8%,吨煤电耗降低5%;针对“安全管理短板”,完善智能监测系统,井下运输“三违”行为大幅下降,实现上半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截至2025年6月,曹家滩矿业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率达95.3%,整改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管理效能——有息负债较年初降低1.47亿元,财务费用同比降幅25.85%,十项费用同比下降23%,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底座”。
站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曹家滩矿业以南部风井项目为抓手,用创新突破重塑基建标准,以协同联动激活发展动能,靠严实管理筑牢安全根基,凭整改提升完善治理体系,交出了一份“项目优、协同强、队伍硬、管理实”的高质量答卷。
下一步,曹家滩矿业将继续锚定“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矿山”目标,将技术创新“突破力”、协同发展“聚合力”、班子建设“引领力”、问题整改“执行力”转化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际成效,在推动煤炭工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勇当先锋、作好表率,为陕煤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国家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曹家滩力量”。
(冯英杰 李嘉怡 贺芳)
曹家滩矿业公司供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