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碳科普:走进低碳建筑的世界!
2025-04-25 14:49:50 来源:大汉建设公众号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征程中,低碳建筑作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正逐步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低碳建筑的概念、实现途径以及各地的实践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什么是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生产、建筑建造、使用及拆除的全寿命周期内,通过提高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建筑。低碳建筑不仅在于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还全面考虑建造过程中的隐含碳排放,目标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实现碳的零排放或极低排放。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国际共识。据统计,建筑领域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39%。因此,发展低碳建筑对于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低碳建筑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还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2|低碳建筑的实现途径
1 高效节能设计
低碳建筑通过科学的建筑朝向、合理的平面布局、优化的体形系数等设计手段,提高建筑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率,减少空调和照明等设备的能耗。
2 可再生能源利用
太阳能是低碳建筑中最常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将光伏板与建筑材料融为一体,不仅美观且实用。
3 绿色建材应用
低碳建筑注重使用环保、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如利用废纸、废植物油、粉煤灰制成的低碳砖,废旧轮胎制成的透水砖等。这些材料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还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4 智能控制系统
通过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如智能家居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实现对建筑能耗的精准控制和优化,进一步提高能效。
03|实践案例
目前,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我国城乡建设碳减排目标和路径。根据《方案》,福建省住建厅明确提出,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此外,山东省积极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推广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加快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低碳建筑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让我们携手努力,从设计、施工到使用,每一个环节都融入低碳理念,共同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建筑未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