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实推进中国RoHS强标实施 强化电器电子行业新污染物协同治理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教授 余刚
2025-08-25 14:54:07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有毒有害物质替代与减量化是电器电子产品绿色制造和环保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电器电子行业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点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实施的《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在我国RoHS管控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利于筑牢电器电子行业环保底线,提升电器电子行业新污染物治理水平。
一、加强重点产品新污染物治理是国际社会共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等新污染物在电器电子产品中往往作为阻燃剂、增塑剂等添加剂使用。针对应用于电器电子产品中的全氟辛烷磺酸及其盐类(PFOS)、多溴二苯醚(PBDEs)溴系阻燃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等有害化学品,欧盟POPs法规、REACH法规、RoHS指令、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TSCA)等法规不断提出增加管控种类、降低管控限值、调整应用豁免等要求。我国在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重视新污染物治理,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开展新污染物治理,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全面部署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明确重点管控的有害物质。制定出台《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是电器电子行业落实新污染物治理要求的重要举措。
二、标准推动RoHS管控向新污染物治理方向延伸
2006年,我国开启电子信息产品中4种重金属元素和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管控工作。RoHS管控工作开展近20年来,有效推动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减量与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促使企业优先选用低毒无害设计方案,从源头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促进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显著提升行业绿色环保整体水平。新出台的RoHS强标明确管控电器电子产品中可能含有的10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铅、汞、镉、六价铬等4种重金属元素和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等6种有机污染物,推动我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其中,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为近年来新增纳入管控的有害物质,是内分泌干扰物类新污染物。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管控的新污染物种类进一步扩大,推动电器电子行业新污染物治理持续深入。
三、强化标准实施效能,助力行业新污染物协同治理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当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人心,RoHS管控工作应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要求,以强标发布实施为重要契机,充分发挥标准实施效能,协同推动电器电子行业新污染物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以中国RoHS强标为核心,布局电器电子行业“材料—部件—产品”全产业链,推动生产企业严格落实产品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引导生产企业在产品设计中大幅减少有害物质使用,从源头控制新污染物风险。推动行业生产技术工艺绿色改造升级,加强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污染物有效控制和消除。强化终端产品标识要求,建立溯源机制,高效准确传递新污染物含有信息,为后续电器电子产品废弃物处理处置提供支撑,提高治理效率。同时,紧跟国际管控动态,就行业和产品可能涉及的新污染物开展前瞻性研究,围绕产品中含有的新污染物检测方法、减量和替代技术工艺应用等内容增加标准供给,为行业开展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标准是法规落实的重要支撑和抓手。中国RoHS强标的发布实施,进一步强化电器电子产品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将引领我国电器电子行业进入绿色环保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电器电子行业新污染物治理将取得积极成效,为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