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减频次” 服务“加温度” 西安生态环境奏响“刚柔并济”执法“三部曲”
2025-04-16 11:37:01 来源:西安新闻网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科技神器助力“智慧监管”、执法检查“有事则至 无事不扰”、“首违不罚”的西安温度…… 在西安,坚决保护这座美丽城市蓝天、碧水、净土的同时,生态环境监督执法也更包容、更审慎、更柔性、更温度。
如今,生态环境执法的科技含量已然向全过程各环节深入渗透,执法方式也由“人海战术”向“精准执法”、“科技执法”转变。持续优化“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西安生态环保奏响“刚柔并济”执法“三部曲”。
科技赋能“进行曲”:
小小仪器对污染物“明察秋毫”
在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四楼,智慧大屏上实时显示执法人员现场检查的画面。
“该系统名为执法在线视频指挥无线传输终端系统,可实时连线执法检查现场,构建集监督、考核、管理、研判、服务于一体的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管理平台,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环保执法监督管理平台。”市环保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平台可实时回传视音频数据、实时监控、定位、语音对讲等,并全自动化数据采集流程,为执法人员减负。此外,实现执法流程监督管理和远程指挥,通过系数据安全保护,为开展环保移动执法建设工作保驾护航。
“肉眼看不到有机气体泄漏,通过这个设备一目了然,就会知道哪里有气体超标。”近日,在临潼区一家企业,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临潼大队副大队长段一杰成正用手中的手持式有机废气检测仪,检查污染物处理环节是否有气体泄漏。
记者看到,检测仪外形小巧,从屏幕上可以秒读实时数据,对污染物“明察秋毫”。
此外,还有PID、红外热成像气体泄漏检测仪等“科技神器”,推动生态环境执法由“人防”到“数防”“技防”的转变,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如今,西安市已对全市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智慧科技赋能环保监管,实现从“人海战术”到“智慧监管”的转变,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智慧执法“奏鸣曲”
治污设备“线上查” 非现场执法减少对企业干扰
爬上企业数十米高的废气烟囱进行执法检查,钻进餐饮排烟管道进行问题排查,采用杀回马枪、蹲守战术与某些环境违法企业“斗智斗勇”……加入执法队伍以来,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莲湖大队执法人员王子栋经历过不少难忘的时刻。
“我们实施环境执法差异化监管,对辖区白鹿原水生态有限公司及陕西五洲钒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减少执法检查频次、推行非现场监管等方式开展日常执法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王子栋说。
据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灞桥分局副局长窦晓林介绍,灞桥区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用电数据监控和走航监测、无人机巡航等非现场执法手段,推动治污设备“线上查”,电力数据“云端看”,环境执法“远程管”,精准开展执法检查,在提高工作效能的同时也减少了对企业的干扰。
4月16日,在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莲湖大队,电脑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检测报告、检测照片和视频、过程数据等信息,通过远程监管,执法人员能够全方位掌握机动车检验机构的检测情况。
“以前到机动车检验机构进行现场检查,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一般只能对部分车辆的检测情况进行抽查,而且企业还得安排人员配合我们检查。现在我们可以远程调阅检测报告及环检过程数据,将所有车辆的检测情况都过一遍。”莲湖大队执法人员袁星说。
莲湖大队积极探索执法新模式,以“互联网+”为突破口,对机动车检验机构以“非现场执法”为主,现场执法检查从此前一年不少于24家次,减少到一年检查2家次。
这些非现场监管的设备,堪称执法铁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有了它们的助力,在守护生态安全的漫漫长路上,西安市生态环保铁军步伐愈发稳健。
刚柔并济“协奏曲”
一张“免罚单”让企业充分感受西安“温度”
“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去向何处?执行什么污染物排放标准?采取什么污染防治措施?这些信息你们都没有填写……”在对西安市临潼区某牧业公司进行现场执法检查时,西安市生态环境局临潼分局执法人员发现了问题。
“根据相关规定,我们决定不予行政处罚,对该企业进行了批评教育。”执法人员说,针对能积极改正违法行为,未发生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后果的实际情况,实施不予处罚。
“这张免罚单,让我们企业充分感受了西安‘温度’。”该牧业公司负责人说,“以后企业一定主动自我检查,做绿色企业。”
“老板,你这危废标识张贴不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近日,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深入企业,开展专题帮扶活动,为企业环保工作“把脉问诊”。
执法人员不是很忙吗,怎么有空到企业来搞服务了?
“处罚不是目的,规范才是根本。我们希望通过靠前帮扶指导,指导企业规范管理,主动担起环境治理主体责任,保障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刘东说。
这是西安市不断优化环保执法,助力企业轻装上阵的缩影。
据了解,我市在日常执法过程中,推广“刚柔并济”的执法监管形式,对严重违法问题依法严惩;同时推行柔性执法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守法,对轻微违法企业依法实施不予处罚,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从一份份免罚告知的温情送达,到一次次科技赋能的广泛应用,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用行动诠释新时代环保执法的深刻内涵:既有捍卫绿水青山的坚定决心,也有为企服务的暖心,努力为市场增添绿色发展活力,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彰显执法温度,形成经济、生态环境协同推进的格局。
“刚柔并济执法”带来的,不仅是环境质量的改善,更是一座城市营商环境优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解。西安生态环境正在为城市绿色发展擦亮底色,绘就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