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赋能节本增效 做强前端富民产业
2025-10-16 11:03:42 来源:陕西日报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省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冯永忠
农业科技创新是赋能特色产业节本增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支撑。为推进我省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建议:
一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明确各创新主体定位和作用,构建以高校为“研发器”、农科院系统为“推动器”、企业为“转化器”、中小主体为“反馈器”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名录”,定期更新项目资金配套等信息,推动联合研发,助力技术共享。建立攻关项目全程跟踪管理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全程参与项目实施。持续提升已有产业联合体自研能力,加快建设特色产业数字化平台。
二是加大科创投入力度,破解要素短缺难题。加大“十五五”期间农业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逐步提高长期稳定投入的比例。将技术研发投入作为企业申报相关支持政策的重要评价指标,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推广“政银保担”联动模式,降低农业科技企业融资成本。针对特色产业发展所需,支持科研院所引育高水平人才,根据产业需求紧迫度给予特定支持。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副总”制度,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创新能力。
三是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创新需求,设立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形成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与整合能力。加强苹果、奶山羊等新品种选育与登记,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做强脱毒种苗等前端富民产业。加快种植业“轻简化、机械化、智能化”节本增效技术集成,降低生产环节投入。重点研发畜牧疫病防控技术、疫苗和兽药新产品。加大果蔬、茶叶等优势农产品产后减损、品质保持、功能成分提取与智能化分级分选装备研发力度。打造“优势特色产业+AI”智能体,形成全产业链指导能力。
四是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实现节本增效增收。建立健全“线上线下结合、分层分类覆盖”的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网络,加速节本增效技术直达基层,提高农户经营性收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承接中试熟化与应用任务,扩大带动范围。实施“AI下乡”赋能计划,建设区域性农业AI服务中心,开发并推广适合中小农户的轻量化、低成本AI助手。大力培育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等,构建“专家+技术员+示范户”的链式服务模式,为中小农户提供全程化、托管式技术服务。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屈荔鹏 刘曌琼整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