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一年
2025-01-17 09:58:31 来源:陕西日报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加快建设以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万亿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防范风险、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
提高投资效益
○ 省级重点项目建立分层级分领域包联机制、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
○ 紧扣产业体系建设抓项目,力争工业投资4500亿元以上
○ 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 聚焦民生短板弱项扩投资。紧跟区域发展布局强支撑
大力提振消费
○ 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化“秦乐购”消费促进年活动
○ 完善并提升住房建设标准,加大“好房子”供给
○ 制定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
○ 加快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夜间经济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
○ 力争全年原煤产量8亿吨,天然气产量370亿方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30%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 新增1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家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升级改造传统产业
○ 推动冶金、有色、建筑、纺织、食品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 发展钼钛铝镁新材料
○ 持续做大乳制品、白酒、富硒食品、中药材等产业
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 发展光电子、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大型无人机、高端数控机床等产业
○ 力促氢能“制储输加用”全产业发展
○ 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支持榆林建设全国低空经济试验区
做强现代服务业
○ 加快推进西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
○ 创建更多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培育发展数据交易
○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争创西安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
○ 不断提升秦创原能级,推进大科学装置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
○ 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 推进“三项改革”拓面提质增效,提升单列职务成果转化率,完善先使用后付费机制
○ 组建一批企业牵头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
○ 打造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 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技术合同成交额5000亿元以上
强化高质量教育支撑
○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
○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大学科技园建设
○ 高质量推进“双高计划”,打造一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 实施好创新人才攀登计划,建设20个引智示范基地
○ 加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 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探索聘期评价、长周期评价等制度
推动标志性改革落地
○ 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全省一网”
○ 深化“标准地”改革,开展亩均效益分析评价
○ 分类推进开发区改革
○ 深入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
○ 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 提升综合保税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等平台能级,构建“物流+贸易+金融+产业”的中欧班列经济圈
○ 持续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积极布局海外仓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 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适用全省政策,推动榆林航空口岸对外开放
○ 着力促进外贸扩量提质,进出口总值增长5%
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 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步伐,带动西安都市圈建设
○ 提升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水平
○ 支持汉中、安康、商洛依托资源禀赋发展航空、毛绒玩具、预制菜、消费电子等产业
提升壮大县域经济
○ 实施县域特色经济改革行动,县域工业产值增长6%
○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 分类推进10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净增耕地20万亩
○ 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 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500个
○ 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深化巩固衔接成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常态长效开展秦岭生态保护监管,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设立
○ 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完成340万亩营造林任务
○ 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深化关中大气污染治理,全省PM2.5平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每立方米
○ 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
○ 扎实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稳步开展能效提标升级、重点行业低碳发展行动,建设“零碳”园区,扩大绿电交易规模
○ 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和温室气体减排交易
○ 推进绿色工厂、绿色矿山、绿色建筑发展,营造绿色低碳产业生态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深入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考古研究
○ 实施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支持革命文物连片保护和整体展示
○ 建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新增一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 发展秦腔艺术、陕北民歌、陕南戏剧,努力创作更多文学、美术、影视等精品力作
推动文旅产业做大做强
○ 深入实施“十百千”培育工程。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赛事经济
着力稳就业促增收
○ 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 因地制宜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更多市场化就业岗位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 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 加强“大思政课”改革试验区建设
○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加强基本民生保障
○ 强化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拓宽职工基本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使用场景
○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 推进防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
○ 完善促进生育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
○ 持续做好“保交房”“保回迁”工作,推动“交房即交证”常态化运行
○ 规范中小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严密防范各类事故灾害
○ 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 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矛盾纠纷集中领域排查化解机制
○ 加强平安陕西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