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氢能产业加速释放新质生产力
2025-07-28 11:08:07 来源:陕西日报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本报讯(记者 吴昌永 张方圆) 7月25日,西安市组织中央及我省多家主流媒体集中调研采访西安市氢能产业发展情况。采访团深入盛世盈创、旭氢时代、西部材料等企业,现场感受西安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动实践。
在西咸新区秦创原·氢合湾氢能科创区展厅内,燃料电池模块、氢能无人机等产品陈列整齐,展现从核心技术到应用的完整生态。据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产业园副总经理于志超介绍,园区以全链条平台支撑发展,氢合湾产业园入驻率89%,30家企业2024年总产值超12亿元,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协同格局,盛世盈创和旭氢时代是其中代表。
目前,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的蓝色氢能助力车已在茯茶镇等景区投用,其400W风冷堆系统支持10秒换氢瓶,续航超80公里,兼具高安全、轻量化优势。公司副总经理聂小确介绍,四型储氢瓶技术可让氢能重卡续航800公里至1000公里、减重900多公斤;同款技术的氢能无人机能在零下40℃高原作业,续航为锂电无人机的10倍,氢能技术正跨场景释放价值。
氢燃料电池堆占氢能重卡成本近30%,其设计技术曾被外国企业垄断。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西安交大陶文铨院士团队攻克该难题,自研的陕西首台套车用大功率燃料电池堆达国内先进水平。现已建成西北首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年产2000台(套),产值约3亿元,未来将主攻核心部件国产化。
当天下午,记者走进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0.1至0.3毫米钛薄材经模具冲压,形成0.3至0.4毫米深的流道结构。公司氢能事业部王锡奎介绍,这些流场是氢氧“传输通道”,精度直接影响电堆效率。王锡奎表示,企业自主研发的冲压工艺比传统蚀刻成本降低90%,从钛箔制备到流场成型全流程可控,性能对标日本产品,价格仅为其1/4;钛双极板比不锈钢轻1倍、寿命长4倍,成本为日本同类产品1/3;新一代“三峰结构”扩散层可降电堆成本30%。目前,西部材料已是多家头部企业的独家钛基部件供应商,为氢能技术国产化筑牢根基。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氢能企业超120家(占陕西一半以上),2024年产值近30亿元,形成“制储运用”完整生态。
基础设施方面,西咸新区建成年产3万吨制氢装置、日加注1200千克加氢站,氢能运力平台市场化运营;与榆林协同打造物流走廊,产业基金、500余名人才及8项标准提供支撑。高校攻关光催化制氢技术,3000台电堆生产线投产,氢能重卡、无人机等场景逐步落地。
同日,记者从西安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下一步,西安市将从三方面推动产业突破:引育企业,聚焦制氢装备等薄弱环节强链补链;推动示范应用,支持重点区域与企业在交通、储能等领域打造标杆;谋划项目,推进“氢能检测研究院”等落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