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11-10 11:34:40 来源:陕西省水利厅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省政协常委、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鲍崇高
建议在我省“十五五”规划编制中,立足陕西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能源经济走廊的定位,一以贯之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规划全过程。
一、以产业升级为引擎,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聚焦农业领域“四链”韧性提升,围绕苹果、奶山羊等特色优势产业,在洛川、富平建立全产业链数字化监测平台,集成秦创原创新资源,打造千亿级生态产业集群。推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链价值。深化文化产业融合升级,以壶口瀑布、乾坤湾等为支点,开发优质文旅产品。
二、以水资源管理为核心,打造智慧节水样板。推进农业灌溉“智联升级”,构建“渠首—田块”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系。健全跨区域水资源协调机制,畅通“东西引黄、南水北调”通道,构建“关中—陕北”输水网络调度平台。在缺水地区进一步推广滴灌、喷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
三、以生态修复为基础,构筑多维立体防护屏障。针对黄河流域不同区位,实施差异化生态修复工程。在陕北黄土高原,采用“固沟保塬+植被重建”组合模式,推广打坝淤地、坡改梯等水土保持措施;在关中平原,重点修复渭河、泾河沿岸湿地,构建生态缓冲带;在陕南秦巴山区,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要求,形成“陕北固沙、关中护河、陕南保林”的治理格局。建立生态廊道智能监测网络,对全省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定期评估。
四、以资金保障为支撑,构建多元投入模式。设立黄河生态保护基金,为矿山修复、湿地治理等项目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推行“生态银行”试点,将矿山修复、脆弱区治理与碳汇交易挂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公益组织共同组建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公益共同体。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