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济南市:紧拧“水龙头” 精打“水算盘”
2025-08-29 11:08:22 来源: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1.59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至13.58立方米,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压减至6.16%……
2024年底,《济南市节约用水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出台,共涉及6个方面19项重点任务。当前,山东济南市节水三年行动正有力推进。一串串数字背后,是这座城市以制度创新与工程实践织就的严密节水网络,为泉城水脉注入持久活力。
机制创新 动态平衡
济南节水行动的核心引擎,在于构建了一套科学严密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目前,节水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节水产业大脑”运营平台启动,为节水产业注入数字动能。
沿着“大脑”的智慧网络,可以窥见三年行动的“主骨架”——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21项制度机制。其中,“水资源动态平衡机制”是优化配置的关键。它统筹水资源供需两端,为新建项目精准配置再生水资源,5941万立方米的再生水指标被科学下达,89家用水大户置于重点监控名录,近4000家单位被纳入用水定额管理的网格之中。
华能济南黄台发电有限公司再生水深度处理设施/张玮
济南市还创新建立了用水单位水平衡监督机制,在这套机制下,监管的触角深入企业生产深处——用水量、排水量、产值、工艺路线等数据交叉比对,一旦发现生产规模与取用水量异常,监督检测随即启动。目前,首批70家单位的水平衡测试已完成,第二批39家单位的工作正加速铺开,用水短板逐渐被补齐。
节水激励机制则以经济杠杆撬动节水自觉性。济南市首创中水设施激励制度,返还污水处理费近1400万元,并减免先进用水效率企业20%水资源税,将861万元节水奖励发放给177家成效显著单位。
工程筑基 疏通水脉
制度牵引、工程硬支撑同步发力。作为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和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双试点”,济南市正以坚实工程筑牢高效用水基石。
巨野河水质净化厂等项目已竣工投用,太平水库、徒骇河拦蓄等雨洪工程塔吊林立,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有序推进……总投资198.8亿元的25个节水建设项目,重塑着城市水脉筋骨。45%的污水处理厂(站)出水已提升至地表水准Ⅳ类,96.4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网延伸开去,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跃升至47%。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个“未来之城”,节水基因更是深植规划建设全链条。区域内,46.9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网延伸铺设,崔寨、大桥组团实现市政再生水管网全覆盖。《起步区全过程节水管控办法》将节水指标硬性纳入审批全流程,让再生水作为“第二水源”融入道路规划、产业布局的每寸肌理。
全域协同 内化于心
璀璨的城市灯光秀点亮节水主题,校园里《奇妙节水课》激发童心,社区宣传点人头攒动,线上节水知识竞答火热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春风化雨,“节水小卫士”“社区节水达人”不断涌现,让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位泉城市民心间。
节水,正从理念化为全城行动,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勃发。
企业厂房里,水发集团、力创科技正在加快建设省级节水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啤酒(济南)有限公司荣获“山东省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称号。
广袤田野间,新增5万亩耐旱小麦迎风摇曳。目前,济南市建成18.35万亩高标准农田、9.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区。
城市里,36.4公里老旧管网改造完成,901个DMA(独立计量区域)计量分区严格监控城市供水系统水量漏失,77处小区二次供水设施、4.6万户居民“一户一表”改造加快推进,新增77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如绿色巨肺,吸纳着每一滴珍贵的水资源。
从制度设计到技术落地,从工业生产线到阡陌农田,从宏大的水库工程到千家万户的水表计量,济南的节水三年行动将“精打细算”刻入城市发展基因。
当每一滴水都被赋予更高的价值,这座以“泉”闻名于世的城市,正用智慧与决心续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篇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水动力。(通讯员 韩萌 张玮)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