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中易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外立面智慧光伏系统技术
2025-01-24 14:50:04 来源:西安节能协会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技术产品名称:
建筑外立面智慧光伏系统技术
技术原理:
建筑外立面智慧光伏系统以建筑外立面为场景,实现“建筑+光伏+信息” 多技术深度耦合,是建筑低碳零碳技术路径。本技术通过介宏观跨维度垂直整合实现了光伏建材化,建筑光伏系统化,建筑光伏信息化。
关键技术:
1. 突破了传统“光伏+建筑”项目采用散点式技术进行简单堆叠以及无法满足建筑规范和美观要求的行业瓶颈;
2. 实现了光伏建材化,既有较高的发电效益,又有建筑围护功能,解决了两者之间的技术矛盾,达到双向适配、美观、高效、安全、稳定。
主要技术参数:
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7号楼项目为例:
1. 项目应用世界领先的薄膜光伏技术,产业化光电转换效率为20.3%。
2. 项目使用的立面仿石材光伏模块、采光顶透光光伏模块、立面透光光伏模块、屋顶不透光光伏模块质保30年,30年线性衰减不超过11%,业内最高水平。
3. 薄膜太阳能电池温度系数低,可以达到0.32%/℃。
4. 光伏中空玻璃使用总厚度约6毫米的双层夹胶碲化镉太阳能模组,通过常规的中空玻璃制备工艺与6毫米的钢化玻璃制备612A6中空结构。
5. 采用建筑标准改造光伏组件的封装结构,实现光伏发电、透光、隔热三种功能(透光率0—80%可定制,传热系数K值<2W/㎡·K)。
技术产品特点:
“建筑外立面智慧光伏一体化技术”是建筑外立面为主要创新场景,通过“建筑+光伏+信息”深度技术融合,实现了光伏建材化,以玻璃为基材,涵盖透光、彩色、仿石材、仿铝材等常见类型,可依据建筑风格定制,应用于建筑全场景,形成模块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技术产品方案;并通过智能管控,监测每个模块的运行状态,支撑项目运维。基于薄膜光伏弱光性好、温度系数佳、低衰减的优势,本项目具备智能管控技术,提升建筑全场景及全天候发电能力,年发电量高出硅基方案约30%。该系统技术产品可替代传统幕墙系统,成本比幕墙系统高20%-30%,3年左右可收回成本增量,经济效益显著,且完全符合建筑规范及安全要求,将建筑外立面创新升级为城市提供能源和信息服务的绿色智能皮肤。
应用现状(或与该技术相关领域的能耗现状)及产业化情况:
应用现状
本公司应用“建筑外立面智慧光伏系统技术”先后已完成及在实施不同类型典型项目数十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非常显著包括。“全国首个AAA级装备式近零能耗建筑”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游泳馆”;中建西北院院士展览馆项目占地13亩,建筑面积11300平米,应用本项目技术产品面积约1865㎡,产生绿色电力19.2万度/年;天宇长安科创园项目占地142亩,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应用“建筑外立面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面积约94436㎡,项目已完成设计正在建设中;创新港E区食堂项目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应用““建筑外立面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约5296m² ,每年可产生绿色电力16万度;沣西新城平安大厦等多个项目在同步建设项目占地12068m²,总建筑面积65492.23㎡,包括A座、B座和裙楼,项目应用“建筑外立面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约4500㎡,每年可产生绿色电力75万度/年。
产业化情况
“建筑外立面智慧光伏系统技术”具备极高的可拓展性,创新融合了薄膜太阳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与建筑、交通、农业、能源等领域深度融合,构建城市物联网基础平台。基于该项目的重大成果,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了生态城市智慧绿色能源建筑技术创新中心,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立了深度技术及人才培养合作,向着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目标迈进;另外公司牵头编制了陕西省智慧绿色能源建筑系列标准,正在推动成为国家标准;陕西省领导、榆林市领导均高度重视,做出重要批示推动产业化落地;由省工信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牵头,联合九部门共同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建筑外立面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与应用的实施意见》,支持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形成可向全国复制推广的“陕西经验”。
应用领域及适用范围:
政府、传统能源企业或高耗能企业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包括新型城区、开发园区及商业聚集区。
节能减排效果(测算方法及依据):
该技术采用世界最高水平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我们从太阳光在不同区域的日照情况,开发了一套建筑光伏发电测算系统,并建立了太阳能电池发电性能实际测量系统,通过实测系统连续测量了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实际发电性能,综合测算出发电效率可达到19%,年线性衰减不超过0.5%。
节能量/年(吨标准煤/年):
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7号楼项目为例:
按照西安光照条件及创新港7号楼实际外立面光照接收折损,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发电功率约458千瓦,发电约40万度/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160吨/年。
碳减排量/年(吨二氧化碳/年) 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7号楼项目为例:
按照西安光照条件及创新港7号楼实际外立面光照接收折损,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发电功率约458千瓦,发电约40万度/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98吨/年。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