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联通”+“软衔接”:长三角示范区能源绿色协同再破题
2025-10-15 12:09:15 来源:中国能源网 字体: 默认 大 超大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在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示范区紧扣“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的战略定位,在探索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生态友好型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从0到1”的制度突破。
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发布示范区第六批4项制度创新经验,聚焦跨省域医疗协作、能源互联互通、绿色服务认证及联合招商等领域,以“软建设”破解区域协同难题,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业内看来,此举不仅凸显了示范区在生态绿色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下的示范效应,更通过能源基础设施“硬联通”与制度机制“软衔接”的深度融合,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长三角方案”。
能源互联从“有得用”到“用得好”
在此次发布的制度创新经验中,“管道燃气跨省域供应”机制尤为引人注目。长期以来,省际毗邻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因规划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结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难以实现高效协同。示范区通过“硬投资+软建设”双管齐下的方式,率先打破这一壁垒。
能源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支撑,而制度创新则是实现能源“跨省通”的关键。为支持示范区燃气管网覆盖相对薄弱地区高效利用毗邻区域燃气资源,整体提升区域燃气服务保障效率,示范区执委会与两省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共同推动建立管道燃气跨省域供应模式。第六批制度创新经验提出,共同制定示范区燃气专项规划,加强与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确定燃气管网互联互通布局。同时,加强两省一市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的对接,在管道铺设、场站建设、管线接入等方面实行统一标准。
“在通过‘硬投资’解决有得用的基础上,通过‘软建设’保障用得好。”李超表示,例如,统筹推进示范区燃气专项规划、管网建设标准、管线接驳方案、价格结算方式、应急处置互助等制度建设,推动燃气管网跨省域互联互通,提升整体服务保障效率。
在业内看来,示范区统筹推进燃气专项规划、管网建设标准、管线接驳方案、价格结算方式及应急处置互助等全链条制度建设,不仅解决了毗邻地区“用得上气”的硬件问题,更通过统一标准和协同机制,保障了“用得好气”的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了区域能源供应的整体效率和安全性。
不止燃气领域。业内人士指出,其核心在于探索出了一条“基础设施一体化+制度规则一体化”的协同路径,为电力、热力等其他能源品种的跨省域协同提供了范本。例如,在电力领域,示范区已率先开展跨省电力交易和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此次燃气经验的推广,将进一步促进区域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推动长三角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
以标准引领区域绿色低碳转型
第六批经验中的“跨省域共推绿色服务认证”机制,紧扣“生态绿色”发展主题,为区域绿色消费升级注入新动力。示范区聚焦绿色会展、绿色餐饮、零碳旅游景区、公共机构绿色数据中心、乡村民宿等5个特色鲜明、需求突出的领域,联合发布跨省域绿色服务认证目录,实施统一评价标准,通过“标准引领、认证赋能”激活绿色消费市场。
此次跨省域绿色服务认证机制的建立,首次实现了长三角地区绿色服务标准的互认互通,企业只需一次认证、即可跨省通用,大幅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消费者则可通过统一的认证标识,便捷识别和选择绿色服务,形成“生产—消费—再生产”的绿色良性循环。
以零碳旅游景区为例,示范区通过明确碳排放核算方法、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低碳交通配套等认证标准,引导景区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全流程落实低碳理念。这种“以点带面”的模式,推动长三角形成全域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制度创新从“试验田”到“大田”
自2019年国务院批复成立示范区以来,始终坚持以“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为战略定位,累计形成了15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前五批的19项经验已在全国多地成功落地并生根发芽。此次发布的第六批经验,延续了“聚焦群众关切、破解发展难题”的思路,进一步突显了制度创新的普惠性和引领性。
例如,“跨省域联合招商”机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整合各地产业优势,实现项目共引、利益共享,显著提升了区域整体产业竞争力。示范区还组建了开发者联盟并持续扩容,累计吸引了88家成员单位,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优质资源。聚焦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区域以及算力经济等细分领域,联合发布政府需求、企业协同需求、企业能力、中高端人才需求等四张清单。2025年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成功签约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6个产业类项目,总投资额达87.2亿元。
“示范区制度创新的价值,在于‘从0到1’的突破和‘从1到N’的推广。”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联合有关方面创新推广形式,组织各地方深入学习借鉴,持续推动经验落地见效。
这意味着,长三角在能源协同、绿色消费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将逐步从“试验田”走向“大田”,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的经验。随着第六批制度创新经验的推广,长三角一体化正加速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向“规则标准全面对接”深化,从“经济协同”向“生态绿色、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全域协同拓展。
推荐文章